词典

汤剂的意思

tāng

汤剂


拼音tāng jì
注音ㄊㄤ ㄐ一ˋ

繁体湯劑
词性名词
港台湯藥 煎劑

词语解释

汤剂[ tāng jì ]

⒈  中药剂,把中药加水熬出汤汁,除去药滓而成。

decoction of herbal medicine;

引证解释

⒈  中药的一种制剂。把药材加水煎成汁服用。

唐 皮日休 《祝疟疠文》:“病于人者,上则汤剂,次则矿艾,愈矣。”
《新唐书·吴凑传》:“詔侍医敦进汤剂,不获已,一饮之。”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之十:“安乐窝中设不安,略行汤剂自能痊。”

国语辞典

汤剂[ tāng jì ]

⒈  中医上指药草加入水后,煎熬出来的汤药。亦泛指药剂。

《新唐书·卷一五九·吴凑传》:「及属病,门不内医巫,不尝药,家人泣请。……帝知之,诏侍医敦进汤剂。」
唐·皮日休〈祝疟疠文〉:「所病于人者,上则汤剂,次则矿艾,愈矣。」

“汤”字共有2个读音: [tāng]   [shāng]  

汤

汉字
读音[tāng][shāng]
注音ㄊㄤ|ㄕㄤ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64
其它编码五笔:inrt 仓颉:ensh 郑码:vyod 四角:37127
笔顺编码441533
笔顺笔画丶丶一フノノ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撇 撇

“汤”字的意思

[tāng]

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

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

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

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

[shāng]

〔汤汤〕水流大而急。

“汤”字的基本解释

(湯)

tāng ㄊㄤˉ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 )汤。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姓。

(湯)

shāng ㄕㄤˉ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英语 hot water; soup, gravy, broth

德语 Suppe (S, Ess)​,Brühe (S, Ess)​,Tang (Eig, Fam)

“剂”字共有1个读音: [jì]  

剂

汉字
读音[jì]
注音ㄐㄧˋ
部首[刂]  立刀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6
异体字 劑 剤 䜞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42
其它编码五笔:yjjh 仓颉:ylln 郑码:sonk 四角:02200
笔顺编码41343222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ノ丨丨丨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点 撇 竖 竖 竖钩

“剂”字的意思

1.调和;调(tiáo)配:调剂。

2.配制的药物:针剂。冲剂。麻醉剂。

3.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杀虫剂。冷冻剂。

4.剂子:面剂儿。做剂儿。

5.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一剂药。也说服(fù)。

“剂”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劑)

jì ㄐㄧˋ

配合而成的药:剂型。剂量(liáng)。药剂。清凉剂。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亦称“服(fù)”、“付”:一剂药。做馒头或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面剂儿。

英语 medicinal preparation

德语 chem. Präparat (S, Chem)​,pharmazeutisches Präparat (S, Med)​,Zählwort, ZEW, Zähleinheitswort für Dosis in der Medizin, TCM, Heilkräuter (Zähl)​,Dosis, dosieren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