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痰核的意思

tán

痰核


拼音tán hé
注音ㄊㄢˊ ㄏㄜˊ

词语解释

痰核[ tán hé ]

⒈  中医病症名。多由湿痰结聚而成。常发在颈项、耳旁、肘腋、腿弯等处,生于皮里膜外,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一般无全身症状。参阅明李梴《医学入门》。

引证解释

⒈  中医病症名。多由湿痰结聚而成。常发在颈项、耳旁、肘腋、腿弯等处,生于皮里膜外,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一般无全身症状。参阅 明 李梴 《医学入门》。

“痰”字共有1个读音: [tán]  

痰

汉字
读音[tán]
注音ㄊㄢˊ
部首[疒]  病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8
异体字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5F0
其它编码五笔:uooi 仓颉:kff 郑码:tuuo 四角:00189
笔顺编码41341433443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一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点 提 点 撇 撇 点 点 撇 撇 捺

“痰”字的意思

肺泡、支气管和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当肺部或呼吸道发生病变时分泌量增多,并含有某些病原体,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痰”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n ㄊㄢˊ

 ◎ 气管、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痰喘。痰厥。痰盂。吐痰。

英语 phlegm, mucus, spittle

德语 Phlegma (S, Med)​,Schleim (S, Med)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