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叹逝的意思

tànshì

叹逝


拼音tàn shì
注音ㄊㄢˋ ㄕˋ

繁体歎逝

词语解释

叹逝[ tàn shì ]

⒈  感叹岁月易去。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引证解释

⒈  感叹岁月易去。

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晋 潘岳 《秋兴赋》:“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
唐 李绅 《<追昔游集>序》:“《追昔游》,盖叹逝感时,发于悽愴而作也。”

“逝”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逝

汉字
读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7
异体字 遰 䠠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1D
其它编码五笔:rrpk 仓颉:yqhl 郑码:wdpd 四角:32302
笔顺编码1213312454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ノ一丨丶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撇 撇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逝”字的意思

1.(时间、水流等)过去: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

2.死亡:病逝。永逝。长逝。

“逝”字的基本解释

shì ㄕˋ

过去,往:逝去。逝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逝世。长逝。仙逝。 同“誓”,表决心之词。

英语 pass away; die

德语 abfahren, abreisen ,Gewindeschneidbacke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