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特支的意思

zhī

特支


拼音tè zhī
注音ㄊㄜˋ ㄓ

词语解释

特支[ tè zhī ]

⒈  宋代朝廷颁给军人的特别赏赐。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朝廷颁给军人的特别赏赐。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及祔 献 懿 二后,密敕迁文武一等,赐外内诸军特支、优给,公又独奏罢之。”
《宋史·孙沔传》:“三司所给特支,物恶而估高,军士有语,优人因戏及之。 沔 曰:‘此朝廷特赐,何敢妄言动众!’”
《宋史·兵志八》:“每岁寒食、端午、冬至,有特支;特支有大小差。”

国语辞典

特支[ tè zhī ]

⒈  特别支给。

《宋史·卷一九四·兵志八》:「每岁寒食、端午、冬至,有特支,特支有大小差。」

“特”字共有1个读音: [tè]  

特

汉字
读音[tè]
注音ㄊㄜˋ
部首[牜]  牛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䗂 ???? ???? 犆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279
其它编码五笔:trff|cffy 仓颉:hqgdi 郑码:mbbd 四角:24541
笔顺编码3121121124
笔顺笔画ノ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提 横 竖 横 横 竖钩 点

“特”字的意思

1.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

2.单,单一:特为(wèi)。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

3.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4.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5.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6.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特”字的基本解释

tè ㄊㄜˋ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 单,单一: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 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英语 special, unique, distinguished

德语 besonders, besonderer ,speziell, extra, besonders, sehr (Adv)​,Te (Eig, Fam)

“支”字共有1个读音: [zhī]  

支

汉字
读音[zhī]
注音
部首[支]  支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搘 枝 ???? ???? ???? ???? 梔 肢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2F
其它编码五笔:fcu 仓颉:je 郑码:edxs 四角:40407
笔顺编码1254
笔顺笔画一丨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撇/横钩 捺

“支”字的意思

1.撑:支帐篷。把苇帘子支起来。他用两手支着头正在想什么。

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支着。支着耳朵听。

3.支持:支援。支应。体力不支。乐不可支。疼得实在支不住。

4.调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

5.付出或领取(款项):支出。支取。支了一笔钱。

6.姓。

7.分支;支派:支流。支队。支线。支店。

8.a)用于队伍等: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支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支枪。三支钢笔。一支蜡烛。

9.地支。见〖干支〗。

“支”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ī ㄓˉ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受得住:乐不可支。领款或付款:支付。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量词:一支笔。

英语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德语 Radikal Nr. 65 = Zweig, stützen, aufrichten, Abzweigung (S)​,Zähleinheitswort für länglichen, stockartigen Gegenstand (z.B. Stift, Pinsel, Essstäbchen)​ (Zähl)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