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挺拔特立貌。
⒈ 挺拔特立貌。
引《南史·柳世隆传》:“挺然自立,不与众同。”
唐 杜甫 《课伐木》诗序:“维条伊枚,正直挺然。”
宋 苏轼 《祭蔡景繁文》:“挺然不倚,视退如进。”
《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东江家藏集》:“在 茶陵 一派之中,亦挺然翘楚矣。”
⒈ 挺拔特立的样子。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尚书桓懿大怒,从班部中挺然而出。」
《西游记·第二九回》:「怎么见我王更不下拜,喏毕平身,挺然而立!」
“挺”字共有1个读音: [tǐng]
汉字 | 挺 |
---|---|
读音 | [tǐng] |
注音 | ㄊㄧㄥˇ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脡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33A |
其它编码 | 五笔:rtfp 仓颉:qnkg 郑码:dmdy 四角:52041 |
笔顺编码 | 12131215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一丨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撇 横 竖 横 横折折撇 捺 |
1.硬而直:笔挺。挺立。挺然屹立(坚强地直立着)。
2.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挺胸。挺着脖子。
3.勉强支撑:他有病还硬挺着上班。
4.特出;杰出:英挺。挺拔。
5.很:这花挺香。他学习挺努力。心里挺不痛快的。
6.用于机枪。
基本字义
挺
tǐng ㄊㄧㄥˇ
笔直,突出:笔挺。挺进。挺拔。挺立。挺秀。挺括(guā)(衣服、衣料等平整)。挺劲(jìng )。伸直,凸出:挺直。挺起腰。支撑:挺节(坚持节操)。很:挺好。挺香。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挺机关枪。英语 to stand upright, straighten; rigid
德语 sehr, äußerst, (stärker als hěn很) ,aufrechtstehen (V),festbleiben (V),gerademachen (V),herausragen (V),herausziehen (V),hervorstoßen (V),sich anstrengen (V),sich versteifen (V),spannen (V),vorschieben (V),gerade ,starr ,steif
“然”字共有1个读音: [rán]
汉字 | 然 |
---|---|
读音 | [rán] |
注音 | ㄖㄢˊ |
部首 | [灬] 四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㸐 嘫 肰 ???? ???? ???? 燃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136 |
其它编码 | 五笔:qdou 仓颉:bkf 郑码:rssu 四角:23338 |
笔顺编码 | 35441344444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丶一ノ丶丶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 撇 捺 点 点 点 点 点 |
1.对;不错:不以为然。
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
5.又同“燃”。
基本字义
然
rán ㄖㄢˊ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古同“燃”。英语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德语 so, richtig, korrekt (Adj),aber, doch, dennoch (Konj),Ran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