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参见:托钵,托钵。
⒈ 手托钵盂。指僧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梵语的省音译,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
引《联灯会要·雪峰义存禅师》:“鐘未鸣,鼓未响,托鉢向甚么处去?”
《续传灯录·惟正禅师》:“闻托鉢乞食,未闻安坐以享。”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衣食浑无措,空门来托鉢。”
明 陈贞慧 《书癸巳毘陵事》:“其时有 澹上人,从 匡庐 来,肩瓢笠,日托钵於市。”
⒉ 泛谓贫困求人。
引清 张鹿徵 《与程端伯先生书》:“邇来落魄无似,托鉢 东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以博升斗,不犹愈於托鉢同人,受守钱虏之轻薄乎?”
《黑籍冤魂》第二十回:“终日在街头沿门托钵,到了夜间,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
⒈ 僧人的食具称为「钵」。佛教僧人乞求布施、化缘,皆以手托承钵盂,故称为「托钵」。后引为乞食、讨饭之意。
近讨饭 乞食
“钵”字共有1个读音: [bō]
汉字 | 钵 |
---|---|
读音 | [bō] |
注音 | ㄅㄛ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5 |
异体字 | 鉢 盋 缽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缽鉢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B5 |
其它编码 | 五笔:qsgg 仓颉:opdm 郑码:pfa 四角:85730 |
笔顺编码 | 311151234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一丨ノ丶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 竖 撇 捺 横 |
1.一种用陶瓷、硬石或金属制成的类似盆而略小的器皿。用来盛放东西或研磨药物。
2.钵多罗(梵语音译词)的简称。和尚盛饭的器具。
基本字义
钵
(鉢)
bō ㄅㄛˉ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钵子。饭钵。茶钵。乳钵(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英语 earthenware basin; alms bo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