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菑的意思

tiān

天菑


拼音tiān zī
注音ㄊ一ㄢ ㄗ

词语解释

天菑[ tiān zī ]

⒈  天灾。

引证解释

⒈  天灾。

《左传·定公九年》:“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菑,若之何取之?”
杨伯峻 注:“菑,同灾。”
《吕氏春秋·审时》:“稼就而不穫,必遇天菑。”
宋 王洙 《王氏谈录·史官》:“自古为史者,不免天菑或人祸,子何为当而不避!”

“天”字共有1个读音: [tiān]  

天

汉字
读音[tiān]
注音ㄊㄧㄢ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1
异体字 䒶 兲 靝 ???? ???? ???? ???? ???? ???? ???? 靔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29
其它编码五笔:gdi 仓颉:mk 郑码:agd 四角:10804
笔顺编码1134
笔顺笔画一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横 撇 捺

“天”字的意思

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

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

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

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

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

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

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

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

10.姓。

“天”字的基本解释

tiān ㄊㄧㄢˉ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天气。天冷。 季节,时节:冬天。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英语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德语 Tag (S)​,Gott (S)​,Himmel, Firmament (S)

“菑”字共有3个读音: [zī]   [zì]   [zāi]  

菑

汉字
读音[zī][zì][zāi]
注音ㄗ|ㄗˋ|ㄗㄞ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災 ???? ???? ???? 葘 䎩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3D1
其它编码五笔:avlf 仓颉:tvvw 郑码:ezki 四角:44603
笔顺编码12255525121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フフ丨フ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撇点 撇点 撇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菑”字的意思

[zī]

1.初耕的田地。

2.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姓。

[zì]

1.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3.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矮墙。

5.剖析。

[zāi]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ī ㄗˉ

初耕的田地。 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姓。

其它字义

zì ㄗˋ

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矮墙。 剖析。

其它字义

zāi ㄗㄞˉ

 ◎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英语 to weed grass;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德语 Zi (Eig, Fam)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