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宋时掌管文贴的行政组织。
⒈ 宋 时掌管文贴的行政组织。
引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贴司, 建隆 初,诸州惟有私名书手,在京及监司,即置贴司…… 绍兴 五年,州县贴司,每案不得过五人。二十七年,言者请以吏额之半置贴司。”
“贴”字共有1个读音: [tiē]
汉字 | 贴 |
---|---|
读音 | [tiē] |
注音 | ㄊㄧㄝ |
部首 | [贝] 贝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貼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貼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34 |
其它编码 | 五笔:mhkg 仓颉:boyr 郑码:loij 四角:71860 |
笔顺编码 | 253421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丨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撇 点 竖 横 竖 横折 横 |
1.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贴金。粘贴。剪贴。
2.靠近,紧挨: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
3.添补,补助:补贴。津贴。倒(dào)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4.同“帖”。
5.传统戏剧角色名: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贴
(貼)
tiē ㄊㄧㄝˉ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贴金。粘贴。剪贴。 靠近,紧挨: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 添补,补助:补贴。津贴。倒(dào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貼,以物為質也。” 传统戏剧角色名: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同“帖”。 量词,用于膏药。英语 paste to, stick on; attached to
德语 kleben (V)
“司”字共有1个读音: [sī]
汉字 | 司 |
---|---|
读音 | [sī] |
注音 | ㄙ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伺 嗣 覗 辭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F8 |
其它编码 | 五笔:ngkd 仓颉:smr 郑码:yaj 四角:17620 |
笔顺编码 | 51251 |
笔顺笔画 | フ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
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
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
3.姓。
司
sī ㄙˉ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官署名称:人事司。 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姓。英语 take charge of, control, manage; officer
德语 führen, verwalten (V),Si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