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成的意思

chéng

一成


拼音yī chéng
注音一 ㄔㄥˊ

词语解释

一成[ yī chéng ]

⒈  古谓方十里之地。谓一经成就。谓奏乐一终。一定的规格。一重;一层。初次制成的。谓击一下。犹一任。任随;听凭。

引证解释

⒈  古谓方十里之地。参见“一成一旅”。

《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四野” 汉 郑玄 注:“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方十里为一成。”
《易·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唐 孔颖达 疏:“三百户者,一成之地也。”
宋 胡锜 《代田万顷到任谢表》:“一成立中兴之基,大披图籍;九井张太平之纪,丕混车书。”
清 顾炎武 《杨明府永言昔在崑山今复来吴下感旧有赠》诗:“与君遵晦意,不负一成谋。”

⒉  谓一经成就。参见“一成不变”。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亦一成,真色无异。”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不得口诀,犹不可知。况于黄白之术乎?今能为之者,非徒以其价贵而秘之矣。此道一成,则可以长生。”

⒊  一重;一层。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
郭璞 注:“成,犹重也。”
邢昺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
清 方以智 《通雅·算数》:“一层谓之一成。”

⒋  谓击一下。

《吕氏春秋·长攻》:“先具大金斗,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
高诱 注:“一成,一下。”

⒌  一定的规格。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齐之以一定之法。”
严復 《原强》:“不观于圬者之为墙乎?与之一成之砖,坚而廉,平而正,火候得而大小若一,则无待泥水灰粘之用,不旋踵而数仞之墙成矣。”

⒍  初次制成的。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宋 刘一止 《喜迁莺》词:“怨月恨花,须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灭,新来还恶。”

⒎  谓奏乐一终。

《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 商” 汉 郑玄 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国语辞典

一成[ yī chéng ]

⒈  一心一意。

宋·晁端礼〈临江仙·火冷灯〉词:「阿谁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后,不望有如今。」
宋·周紫芝〈清平乐·芦洲晚净〉词:「梦回满眼凄凉,一成无奈思量。」

⒉  渐渐。

宋·周紫芝〈清平乐·青春欲暮〉词:「人归不掩朱门。一成过了黄昏。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
宋·吕渭老〈扑蝴蝶近·风畦嘄竹〉词:「夜长旅枕先知,秋杪黄花渐近。一成为伊销损。」

⒊  十分之一。

如:「帐单加了一成服务费,所以总价多了百分之十。」

“一”字共有1个读音: [yī]  

一

汉字
读音[yī]
注音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1 部外:0
异体字 壹 弌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0
其它编码五笔:ggll 仓颉:m 郑码:a 四角:10000
笔顺编码1
笔顺笔画
笔顺名称

“一”字的意思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

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一”字的基本解释

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全;满: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乃;竞:一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或者:一胜一负。 初次:一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英语 one; a, an; alone

德语 eins (1)​ (Num)​,Radikal Nr. 1 = eins (1)​,sobald (Adv)

“成”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g]  

成

汉字
读音[chéng]
注音ㄔㄥˊ
部首[戈]  戈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2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10
其它编码五笔:dnnt|dnv 仓颉:ihs 郑码:hmy 四角:53200
笔顺编码135534
笔顺笔画一ノフ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横折钩 斜钩 撇 点

“成”字的意思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

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

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

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

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

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

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

10.姓。

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éng ㄔㄥˊ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变为:长成。变成。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十分之一:增产三成。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姓。

英语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德语 beenden, vollenden (V)​,etw. bewältigen, etw. gelingen (V)​,Cheng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