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
⒈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
引《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 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武帝(汉武帝 )以 孔安国 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⒈ 小口阔腹的盛痰器皿。
引《谈征·物部·唾壶》:「《西京杂记》曰:广川王发魏王冢得玉唾壶,盖此物在战国时已有之矣。」
“唾”字共有1个读音: [tuò]
汉字 | 唾 |
---|---|
读音 | [tuò] |
注音 | ㄊㄨㄛ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 涶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3E |
其它编码 | 五笔:ktgf 仓颉:rhjm 郑码:jmeb 四角:62015 |
笔顺编码 | 2513121221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横 竖 横 竖 竖 横 横 |
1.唾液:唾壶。
2.用力吐唾沫:唾手可得。
3.吐唾沫表示鄙视:唾弃。唾骂。唾面自干。
基本字义
唾
tuò ㄊㄨㄛˋ
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 啐,从嘴里吐出来:唾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唾骂。唾手可得。唾面自干。英语 spit, spit on; saliva
德语 anspeien ,Speichel (S)
“壶”字共有1个读音: [hú]
汉字 | 壶 |
---|---|
读音 | [hú] |
注音 | ㄏㄨˊ |
部首 | [士] 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壺 壷 ????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F6 |
其它编码 | 五笔:fpog|fpof 仓颉:gbtc 郑码:bwku 四角:40102 |
笔顺编码 | 121452243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丶フ丨丨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竖 点 撇 横 |
1.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儿往外倒:茶壶。酒壶。喷壶。
2.(Hú)姓。
基本字义
壶
(壺)
hú ㄏㄨˊ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壶。酒壶。喷壶。油壶。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壶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姓。英语 jar, pot, jug, vase; surname
德语 das Gefä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