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亭皋的意思

tínggāo

亭皋


拼音tíng gāo
注音ㄊ一ㄥˊ ㄍㄠ

词语解释

亭皋[ tíng gāo ]

⒈  水边的平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亭皐”。水边的平地。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王先谦 补注:“亭当训平……亭皋千里,犹言平皋千里。皋,水旁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陁寺碑文》:“膴膴亭皐,幽幽林薄。”
唐 张说 《奉和春日出苑应制》诗:“雨洗亭皋千亩緑,风吹梅李一园香。”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清 纳兰性德 《东风第一枝·桃花》词:“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

国语辞典

亭皋[ tíng gāo ]

⒈  水边的平地。

《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膴膴亭皋,幽幽林薄。」
唐·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诗:「两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亭”字共有1个读音: [tíng]  

亭

汉字
读音[tíng]
注音ㄊㄧㄥˊ
部首[亠]  京字头
笔画总笔画:9 部外:7
异体字 ???? 停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AD
其它编码五笔:ypsj 仓颉:yrbn 郑码:sjwa 四角:00201
笔顺编码412514512
笔顺笔画丶一丨フ一丶フ一丨
笔顺名称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横撇/横钩 横 竖钩

“亭”字的意思

1.亭子,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园里:凉亭。

2.像亭子的小房:书亭。

3.古又同“渟”。

“亭”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íng ㄊㄧㄥˊ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亭。邮亭。岗亭。适中,均匀:亭匀。正,当:亭午(正午,中午)。

英语 pavilion; erect

德语 Laube, Kiosk (S, Arch)​,Pavillon (S, Arch)​,ausgeglichen, in der Mitte, eben (Adj, Lit)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