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志的意思

tōngzhì

通志


拼音tōng zhì
注音ㄊㄨㄥ ㄓˋ

词语解释

通志[ tōng zhì ]

⒈  表达意趣志向。犹通史。自宋·郑樵撰《通志》,后遂成史书的一种体裁。地方志的一种。记载省级地方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如《畿辅通志》、《四川通志》、《江苏通志稿》。

引证解释

⒈  表达意趣志向。

《晋书·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 謐 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⒉  犹通史。自 宋 郑樵 撰《通志》,后遂成史书的一种体裁。

⒊  地方志的一种。记载省级地方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如《畿辅通志》、《四川通志》、《江苏通志稿》。

国语辞典

通志[ tōng zhì ]

⒈  各省的志书称为「通志」。如《江苏通志》、《湖南通志》等,以别于县志而言。

⒉  通达其意。

《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⒊  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通”字共有1个读音: [tōng]  

通

汉字
读音[tōng]
注音ㄊㄨㄥ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7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1A
其它编码五笔:cepk 仓颉:ynib 郑码:wxld 四角:37302
笔顺编码5425112454
笔顺笔画フ丶丨フ一一丨丶フ丶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点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通”字的意思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

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

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

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

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

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通”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ōng ㄊㄨㄥˉ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往来交接: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普遍、全: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通奸。私通。

英语 pass through, common, communicate

德语 verbinden (V)​,frei (Adj)​, allgemein

“志”字共有1个读音: [zhì]  

志

汉字
读音[zhì]
注音ㄓˋ
部首[心]  心字底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誌 ???? ???? ???? 痣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D7
其它编码五笔:fnu 仓颉:gp 郑码:bwz 四角:40331
笔顺编码121454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丶フ丶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点 斜钩 点 点

“志”字的意思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

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

3.姓。

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

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

7.记号:标志。

“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②③④誌)

zhì ㄓˋ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记号:标志。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姓。

英语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德语 Ideal, Wille, Ziel (S)​,schriftl. Aufzeichung, Annalen, Geschichte [ auch 誌 ]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