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土性的意思

xìng

土性


拼音tǔ xìng
注音ㄊㄨˇ ㄒ一ㄥˋ

词语解释

土性[ tǔ xìng ]

⒈  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引证解释

⒈  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夏僎 详解:“苟非其土性所宜,则亦不敢言养。”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今以謫发充之,远者万里,近者千餘里,违其土性,死伤逃窜十常八九。”

⒉  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宋史·河渠志七》:“濒海土性虚燥,难以建置。”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三:“良农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明 何景明 《田园杂诗》之二:“随宜諳土性,言话群野人。”
清 黄景仁 《院斋纳凉杂成》诗:“我行达 淮 潁,土性竹不栽。”

国语辞典

土性[ tǔ xìng ]

⒈  土地的性质。元·赵孟?〈题耕织图诗·三月〉:「良农知土性,肥瘠有不同。」也作「土质」。

“土”字共有1个读音: [tǔ]  

土

汉字
读音[tǔ]
注音ㄊㄨˇ
部首[土]  提土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圡 ???? 社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71F
其它编码五笔:ffff 仓颉:g 郑码:ba 四角:40100
笔顺编码121
笔顺笔画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土”字的意思

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

2.土地: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

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

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姓。

“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ǔ ㄊㄨˇ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疆域:国土。领土。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不合潮流:土气。未熬制的鸦片:烟土。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姓。

英语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德语 Erde (S)​,Radikal Nr. 32 = Erde, Boden, Land, unkultiviert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