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穮蓘。耕耘和培育。藨,通“穮”。
⒈ 穮蓘。耕耘和培育。藨,通“穮”。
引《文选·张华<励志>诗》:“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李善 注引 杜预 曰:“藨,耘也,壅苗为蓘。”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服劳南亩,各终藨蓘之功。”
清 孙枝蔚 《刘殷授七子经史图》诗:“学復贵精专,甫田费藨蓘。”
“藨”字共有2个读音: [biāo] [pāo]
汉字 | 藨 |
---|---|
读音 | [biāo][pāo] |
注音 | ㄅㄧㄠ|ㄆㄠ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8 部外:15 |
异体字 | 苞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5E8 |
其它编码 | 五笔:ayno|aoxo 仓颉:tipf 郑码:etuo 四角:44231 |
笔顺编码 | 12241352211535444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点 横 撇 横折 竖 竖 横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点 点 点 点 |
[biāo]
1.藨草,茎可用来编席或织草鞋。
2.芦苇的花穗。
3.古同“穮”,除草。
[pāo]莓的一种,可食。
基本字义
藨
biāo ㄅㄧㄠˉ
藨草,茎可用来编席或织草鞋。芦苇的花穗。古同“穮”,除草。其它字义
藨
pāo ㄆㄠˉ
◎ 莓的一种,可食。
德语 Bins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