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叹的意思

sāntàn

三叹


拼音sān tàn
注音ㄙㄢ ㄊㄢˋ

繁体三嘆

词语解释

三叹[ sān tàn ]

⒈  亦作“三叹”。

⒉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三叹”。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 《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国语辞典

三叹[ sān tàn ]

⒈  几度感叹。比喻慨叹之深。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

⒉  一人唱歌,三人应和赞叹。参见「一倡三叹」条。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三

汉字
读音[sān]
注音ㄙㄢ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2
异体字 叁 參 弎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9
其它编码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笔顺编码111
笔顺笔画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横

“三”字的意思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