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板的意思

sānbǎn

三板


拼音sān bǎn
注音ㄙㄢ ㄅㄢˇ

词语解释

三板[ sān bǎn ]

⒈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⒉  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⒊  三级。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

《战国策·赵策一》:“智伯 从 韩、魏 以攻 赵,围 晋阳 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百堵皆作,盖僚吏之劬劳;三板不沉,本朝廷之威德。”
清 吴伟业 《清江闸》诗:“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

⒉  亦作“三版”。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
清 郁永和 《采硫日记》卷上:“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
原注:“三板即脚板也。海舟大,不能近岸,凡欲往来,则乘三板。至欲开行,又拽上大船载之。”

⒊  三级。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高如我三板儿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强如我十倍儿的声名道着处有。”

国语辞典

三板[ sān bǎn ]

⒈  小船。或附挂于海船上;或长竹束成,用于近海捕鱼;或首尾置炮,两旁具桨,用以 作战。也作「舢板」、「舢舨」。

⒉  古代筑墙用的板。每块板二尺高,三板高六尺。

《战国策·赵策三》:「今城不没者三板。」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三

汉字
读音[sān]
注音ㄙㄢ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2
异体字 叁 參 弎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9
其它编码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笔顺编码111
笔顺笔画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横

“三”字的意思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板”字共有1个读音: [bǎn]  

板

汉字
读音[bǎn]
注音ㄅㄢˇ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版 闆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7F
其它编码五笔:srcy 仓颉:dhe 郑码:fpxs 四角:42947
笔顺编码12343354
笔顺笔画一丨ノ丶ノノ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撇 撇 横撇/横钩 捺

“板”字的意思

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

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

3.黑板:板报。板书。

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

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

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

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

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

9.见〖老板〗。

“板”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➎闆)

bǎn ㄅㄢˇ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板着脸。 同“老”字“老板”。

英语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德语 Brett, Planke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