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沙箸的意思

shāzhù

沙箸


拼音shā zhù
注音ㄕㄚ ㄓㄨˋ

词语解释

沙箸[ shā zhù ]

⒈  亦作“沙筯”。

⒉  一种植物,多生于海滩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沙筯”。一种植物,多生于海滩中。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越王馀算》。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越王竹》:“次有沙筯,产於海岛间,状如蓴菜,春吐黄花,其心若骨,可为筹筯,凡欲採者,须轻步拔之,不尔,闻人行声,则缩入沙中,了不可取。”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沙箸,生于海岸沙中,春吐苗,其心若骨,白而且劲,可为酒筹。凡欲採者,轻步向前,及手,急挼之,不然,闻行者声,遽缩入沙中,掘寻之终不可得也。”

“沙”字共有2个读音: [shā]   [shà]  

沙

汉字
读音[shā][shà]
注音ㄕㄚ|ㄕㄚˋ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砂 ???? ???? ???? 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99
其它编码五笔:iitt 仓颉:efh 郑码:vkm 四角:39120
笔顺编码4412343
笔顺笔画丶丶一丨ノ丶ノ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竖 撇 点 撇

“沙”字的意思

[shā]

1.细小的石粒:风沙。防沙林。飞沙走石。

2.像沙的东西:豆沙。

3.姓。

4.(嗓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沙音。

5.沙皇:沙俄。

[shà]

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

“沙”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 ㄕㄚˉ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姓。

其它字义

shà ㄕㄚˋ

 ◎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英语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德语 Granulat, Körnchen (S)​,Sand (S)

“箸”字共有1个读音: [zhù]  

箸

汉字
读音[zhù]
注音ㄓㄨˋ
部首[竹]  竹字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8
异体字 櫡 筯 著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BB8
其它编码五笔:tftj 仓颉:hjka 郑码:mbm 四角:88604
笔顺编码31431412132511
笔顺笔画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箸”字的意思

筷子。

“箸”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ù ㄓㄨˋ

筷子。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古同“著”,明显。

英语 chopsticks

德语 Essstäbchen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