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瘦弱的龙。
⒉ 指墨上刻的龙纹。
⒈ 瘦弱的龙。
引老舍 《骆驼祥子》三:“顶可怜的是那长而无毛的脖子,那么长,那么秃,弯弯的,愚笨的,伸出老远,像条失意的瘦龙。”
⒉ 指墨上刻的龙纹。
引宋 黄庭坚 《谢景文惠浩然所作廷珪墨》诗:“柳枝瘦龙印香字,十袭一日三摩挲。”
“瘦”字共有1个读音: [shòu]
汉字 | 瘦 |
---|---|
读音 | [shòu] |
注音 | ㄕㄡˋ |
部首 | [疒] 病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痩 膄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26 |
其它编码 | 五笔:uvhc|uehc 仓颉:khxe 郑码:tnxs 四角:00147 |
笔顺编码 | 4134132151125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一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提 撇 竖 横 横折 横 横 竖 横撇/横钩 捺 |
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面黄肌瘦。他近来瘦了。
2.(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对):这块肉太肥,我要瘦点儿的。
3.(衣服鞋袜等)窄小(跟“肥”相对):裤子做得太瘦了,可以往肥里放一下。
4.(地力)薄;不肥沃:瘦田。
基本字义
瘦
shòu ㄕㄡˋ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瘦溜(“溜”读轻声)。瘦弱。瘦小。瘦削。瘦俏。瘦长(cháng )。瘦瘪。消瘦。清瘦。瘦骨嶙峋。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瘦了。细削,单薄:字小而瘦。土地瘠薄:瘦瘠。遒劲有骨力:书贵瘦硬。水清石瘦。英语 thin, emaciated, lean; meager
德语 dünn, mager (Adj),histor. Variante von 痩 (Adj),schlank (Adj),siehe 瘦shou4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汉字 | 龙 |
---|---|
读音 | [lóng] |
注音 | ㄌㄨㄥˊ |
部首 | [龙] 龙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99 |
其它编码 | 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
笔顺编码 | 13534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