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略的意思

shānglüè

商略


拼音shāng lüè
注音ㄕㄤ ㄌㄩㄝˋ

词语解释

商略[ shāng lüè ]

⒈  商讨。

⒉  品评,评论。

⒊  估计。

⒋  准备。

⒌  脱略,放任不羁。

引证解释

⒈  商讨。

晋 范宁 《<穀梁传集解>序》:“於是乃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示诸儒异同之説。”
《金史·荆王守纯传》:“今诸相皆老臣,每事与之商略,使毋貽物议足矣。”
赵朴初 《埃及纪游·骑骆驼过人狮像》诗:“欲唤人狮与商略,田畴大漠待如何。”

⒉  品评,评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刘丹阳、王长史 在 瓦官寺 集, 桓护军 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 江左 人物。”
《魏书·李彪传》:“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

⒊  估计。

宋 黄庭坚 《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诗:“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六:“商略前身是 飞燕,玉肌无粟立黄昏。”

⒋  准备。

宋 卢祖皋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词:“吟未就,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
宋 姜夔 《点绛脣》词:“燕雁无心, 太湖 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⒌  脱略,放任不羁。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评》:“杨戏 商略,意在不羣。”

国语辞典

商略[ shāng lüè ]

⒈  讨论、筹划。

《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

⒉  估计、料想。宋·黄庭坚〈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诗:「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宋·陆游〈雪后寻梅偶得绝句〉:「商略前身是飞燕,玉肌无粟立黄昏。」也作「商量」。

⒊  酝酿。宋·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词:「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也作「商量」 。

“商”字共有1个读音: [shāng]  

商

汉字
读音[shāng]
注音ㄕㄤ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謪 ???? ????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546
其它编码五笔:umwk|yumk 仓颉:ycbr 郑码:suld 四角:00227
笔顺编码41432534251
笔顺笔画丶一丶ノ丨フノ丶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撇 点 竖 横折 横

“商”字的意思

1.商量:协商。

2.商业:经商。

3.商人:行商。

4.除法所得的结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

5.朝代名(约前1600—前1046)。汤灭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国号商。以后多次迁都,至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故商朝又称殷朝,也称殷商。传到纣,为周所灭。

6.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商”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g ㄕㄤˉ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买卖,生意: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商数。中国朝代名:商代。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姓。

英语 commerce, business, trade

德语 Geschäft(-sleben)​ (S, Wirtsch)​,Handel, Kaufmann (S)​,Shang (Eig, Fam)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