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才的意思

sāncái

三才


拼音sān cái
注音ㄙㄢ ㄘㄞˊ

词语解释

三才[ sān cái ]

⒈  天、地、人。

⒉  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晋书·刘舆传》:“时称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刘舆长才,裴邈清才。”(2)指北齐之温子升、邢子才、魏收。《北史·魏收传》:“﹝魏收﹞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

⒊  三种材料。

引证解释

⒈  天、地、人。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汉 王符 《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世以 天皇 地皇 人皇 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农 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

⒉  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 晋 之 潘滔、刘舆、裴邈。

《晋书·刘舆传》:“时称 越 府有三才:潘滔 大才, 刘舆 长才, 裴邈 清才。”
(2)指 北齐 之 温子昇、邢子才、魏收。《北史·魏收传》:“﹝ 魏收 ﹞与 济阴 温子昇、河间 邢子才 齐誉,世号三才。”

⒊  三种材料。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轮人以轂、辐、牙为三才,弓人以胶、漆、丝为三才,然其所谓三才者亦眇矣。”

国语辞典

三才[ sān cái ]

⒈  天、地、人。

《易经·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
《文选·潘岳·西征赋》:「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⒉  三位齐名的才子:(1)​晋代的潘滔、刘舆与裴邈。(2)​北齐的魏收、温子升与刑子才。

《晋书·卷六二·刘琨传》:「时称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刘舆长才,裴邈清才。」
《北史·卷五六·魏收传》:「与济阴温子升,河间刑子才齐誉,世号三才。」

法语les Trois Augustes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三

汉字
读音[sān]
注音ㄙㄢ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2
异体字 叁 參 弎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9
其它编码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笔顺编码111
笔顺笔画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横

“三”字的意思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