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江的意思

sānjiāng

三江


拼音sān jiāng
注音ㄙㄢ ㄐ一ㄤ

词语解释

三江[ sān jiāng ]

⒈  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

⒉  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

⒊  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

⒋  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

《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 《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钱塘江、浦阳江 为三江。 《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松江、浙江 为三江。 《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娄江、东江 为三江。 《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中江、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⒉  蜀 有三江,即 岷江、涪江、沱江。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中水 涪江,内水 沱江 也。”

⒊  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北江、东江。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⒋  指 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鸭緑江、松花江、黑龙江,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国语辞典

三江[ sān jiāng ]

⒈  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合称。

⒉  四川省岷江、涪江、沱江的合称。

⒊  广西省黔江、郁江、桂江的合称。

⒋  浙江省吴江、钱塘江、浦阳江的合称。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三

汉字
读音[sān]
注音ㄙㄢ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2
异体字 叁 參 弎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9
其它编码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笔顺编码111
笔顺笔画一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横

“三”字的意思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江”字共有1个读音: [jiāng]  

江

汉字
读音[jiāng]
注音ㄐㄧㄤ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5F
其它编码五笔:iag 仓颉:em 郑码:vbi 四角:31112
笔顺编码441121
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竖 横

“江”字的意思

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

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

3.姓。

“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āng ㄐㄧㄤˉ

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ān)(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姓。

英语 large river; yangzi; surname

德语 grosser Fluss, Strom (S)​,Jiang (Eig, Fam)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