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⒈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
引《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得,贪得。”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昔 仲尼 垂三戒,而公克焉。”
明 沉璟 《义侠记·取威》:“若要保残生,须是守咱三戒也。”
朱谦良 《感怀和病侠》诗:“书生自古崇三戒,侠士何时浄六根。”
⒉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
引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齐斋 倪公 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言语、不妄忧虑。”
⒊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引清 沉復 《浮生六记·养生记道》:“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并大醉。”
⒈ 戒色、戒斗、戒得。
引《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汉·蔡邕〈太尉杨秉碑〉:「昔仲尼垂三戒,而公克焉。」
⒉ 不妄出入、不妄语言、不妄忧虑。
引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〇·杂识》:「齐斋倪公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语言、不妄忧虑。」
⒊ 文章名。唐·柳宗元撰。分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部分,以寓言隐寓鉴戒之意。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汉字 | 三 |
---|---|
读音 | [sān] |
注音 | ㄙㄢ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叁 參 弎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09 |
其它编码 | 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
笔顺编码 | 1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横 |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基本字义
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戒”字共有1个读音: [jiè]
汉字 | 戒 |
---|---|
读音 | [jiè] |
注音 | ㄐㄧㄝˋ |
部首 | [戈] 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誡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212 |
其它编码 | 五笔:aak 仓颉:it 郑码:hme 四角:53400 |
笔顺编码 | 113253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ノ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 竖 斜钩 撇 点 |
1.防备;警惕:戒心。戒备。戒骄戒躁。
2.同“诫”。
3.戒除:戒烟。戒毒。他把酒戒了。
4.指禁止做的事情:开戒。杀戒。
5.佛教戒律:受戒。
6.戒指:钻戒。
7.姓。
基本字义
戒
jiè ㄐㄧㄝˋ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准备:戒途。戒装。 古同“界”,界限。英语 warn, caution, admonish
德语 Ring, Fingerring (S),sich etwas abgewöhnen (z.B. Rauchen etc.) (V),sich vor etwas hüten (V),warnen vor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