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
⒉ 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
⒊ 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茅君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
⒈ 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详“三脊茅”。
引《晋书·礼志上》:“武皇帝 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
⒉ 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详“三茅君”。
引唐 许浑 《亡题》诗:“商岭 採芝寻四老, 紫阳 收朮访三 茅。”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 茅。”
⒊ 山名。亦称 茅山、句曲山。在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相传 茅君 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
引唐 刘禹锡 《重送逝西李相公顷新加旌旄》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 三茅。”
⒈ 长有三棱的菁茅,为古代的瑞草。
引《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汉字 | 三 |
---|---|
读音 | [sān] |
注音 | ㄙㄢ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叁 參 弎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09 |
其它编码 | 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
笔顺编码 | 1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横 |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基本字义
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茅”字共有1个读音: [máo]
汉字 | 茅 |
---|---|
读音 | [máo] |
注音 | ㄇㄠˊ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305 |
其它编码 | 五笔:acbt|acnt 仓颉:tnih 郑码:exim 四角:44222 |
笔顺编码 | 1225452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丶フ丨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竖钩 撇 |
1.白茅。
2.(Máo)姓。
基本字义
茅
máo ㄇㄠ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英语 reeds, rushes, grass; surname
德语 Dachstroh (S),Mao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