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⒈ “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此菩萨位超十地,果满三祇;十号将圆,一生成道。”
唐 慧净 《杂言》诗:“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归依佛,弹指越三祇。”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汉字 | 三 |
---|---|
读音 | [sān] |
注音 | ㄙㄢ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叁 參 弎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09 |
其它编码 | 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
笔顺编码 | 1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横 |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基本字义
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
“祇”字共有2个读音: [zhǐ] [qí]
汉字 | 祇 |
---|---|
读音 | [zhǐ][qí] |
注音 | ㄓˇ|ㄑㄧˊ |
部首 | [礻] 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示 秖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947 |
其它编码 | 五笔:pyqa 仓颉:ifhvp 郑码:wsrh 四角:32240 |
笔顺编码 | 45243515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丶ノフ一フ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撇 竖提 横 斜钩 |
[qí]
1.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zhǐ]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基本字义
祇
zhǐ ㄓˇ
◎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其它字义
祇
qí ㄑㄧˊ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英语 the spirit of the earth; (used for U+53EA 只) only, merely, but
德语 Frieden, Friede (S),nur, bloß, lediglich (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