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香草等煎汤沐浴。旧时民间立冬日习俗之一。
⒈ 以香草等煎汤沐浴。旧时民间立冬日习俗之一。
引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立冬日,以各式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
“扫”字共有2个读音: [sǎo] [sào]
汉字 | 扫 |
---|---|
读音 | [sǎo][sào] |
注音 | ㄙㄠˇ|ㄙㄠˋ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掃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掃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26B |
其它编码 | 五笔:rvg 仓颉:qsm 郑码:dxb 四角:57070 |
笔顺编码 | 1215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横折 横 横 |
[sǎo]
1.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扫地。扫房。
2.除去;消灭:扫雷。扫盲。
3.很快地横掠过去:扫射。扫视。
4.全部;所有的:扫数归还。
[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等。
扫
(掃)
sǎo ㄙㄠˇ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描画:扫描。扫眉。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结束,了结:扫尾。 祭奠:扫墓。祭扫。扫
(掃)
sào ㄙㄠˋ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英语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德语 alles zusammentun ,beseitigen; entfernen; wegräumen (V),fegen, ausfegen (V), Besen
“疥”字共有1个读音: [jiè]
汉字 | 疥 |
---|---|
读音 | [jiè] |
注音 | ㄐㄧㄝˋ |
部首 | [疒] 病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㿍 蚧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5A5 |
其它编码 | 五笔:uwjk 仓颉:koll 郑码:tond 四角:00128 |
笔顺编码 | 413413432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一ノ丶ノ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提 撇 捺 撇 竖 |
疥疮,疥螨病的俗称。
基本字义
疥
jiè ㄐㄧㄝˋ
◎ 一种传染性皮肤病,非常剌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通常称“疥疮”,亦称“疥癣”。
英语 scabies, itch
德语 Krätz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