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什一的意思

shí

什一


拼音shí yī
注音ㄕˊ 一

词语解释

什一[ shí yī ]

⒈  十分之一。

⒉  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

⒊  以十博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

引证解释

⒈  十分之一。

《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史记·魏世家》:“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 显 及二子与焉。 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

⒉  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

《管子·治国》:“关市之租,府库之徵,粟什一。”
《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
范宁 注:“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赵岐 注:“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宋 苏轼 《策别十五》:“三代之赋,以什一为轻。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病者,岂其岁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⒊  以十博一。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字 彦实,乃 弘农 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玉翁 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

国语辞典

什一[ shí yī ]

⒈  十分之一。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薮泽居什一。」

“什”字共有2个读音: [shí]   [shén]  

什

汉字
读音[shí][shén]
注音ㄕˊ|ㄕㄣˊ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2
异体字 䦹 十 什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C0
其它编码五笔:wfh 仓颉:oj 郑码:ned 四角:24200
笔顺编码3212
笔顺笔画ノ丨一丨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竖

“什”字的意思

[shí]

1.由十个合成的一组。古代户籍十家为什,军队十人为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

2.同“十”:什一(十分之一)。什百(十倍或百倍)。

3.各种的;杂样的:什锦。什物。

4.诗篇:篇什。佳什。

[shén]

1.〔什么〕疑问代词。

2.表示疑问:想什?。干什?

3.表示虚指或任指:他仿佛想说什。他什都不怕。

“什”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í ㄕˊ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什百(十倍和百)。什一(十分之一)。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各种的,各样的:什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什物。诗篇:篇什。雅什。

其它字义

shén ㄕㄣˊ

 ◎ 〔什么〕a.代词,表示疑问,如“什什人?”b.代词,指不确定的事物,如“没什什问题”(“assorted么”均读轻声)。

英语 file of ten soldiers; mixed, miscellaneous

德语 zehnte, zehnter

“一”字共有1个读音: [yī]  

一

汉字
读音[yī]
注音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1 部外:0
异体字 壹 弌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0
其它编码五笔:ggll 仓颉:m 郑码:a 四角:10000
笔顺编码1
笔顺笔画
笔顺名称

“一”字的意思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

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一”字的基本解释

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全;满: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乃;竞:一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或者:一胜一负。 初次:一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英语 one; a, an; alone

德语 eins (1)​ (Num)​,Radikal Nr. 1 = eins (1)​,sobald (Ad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