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
⒉ 为上衣的通称。
⒈ 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心》:“衫子,自 黄帝 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
引始皇 元年,詔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於侍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衫子》:“﹝《实録》﹞曰:‘女子之衣与裳连,如披衫,短长与裙相似, 秦始皇 方令短作衫子,长袖犹至於膝。’宜衫裙之分自 秦 始也。”
唐 元稹 《白衣裳》诗之二:“藉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
⒉ 为上衣的通称。
引《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 戴上凉笠儿,穿著青纱衫子,繫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潘金莲 ﹞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东晋竹林七贤图砖刻》:“几个人穿的衣服,照 刘熙 《释名》,应当叫衫子,和 汉 代袍不同处,是衣无袖端,敞口。”
今指中式单上衣。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六:“她穿着一件洗白了的葱白竹衫子。”
⒈ 古代一种妇人的服装。
引唐·元稹〈杂忆〉诗五首之五:「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就揭开了外边衫子与裙子,把裤子解了带扭,褪将下来。」
⒉ 国剧中的脚色。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
引《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咱班子里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一个衫子,都是呱呱叫,超等第一的脚色。」
“衫”字共有1个读音: [shān]
汉字 | 衫 |
---|---|
读音 | [shān] |
注音 | ㄕㄢ |
部首 | [衤]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3 |
异体字 | 縿 襂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6B |
其它编码 | 五笔:puet 仓颉:lhhh 郑码:wtpd 四角:32222 |
笔顺编码 | 45234333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ノ丶ノノノ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撇 撇 撇 |
1.单上衣:衬衫。汗衫。棉毛衫。
2.泛指衣服:衣衫。长衫。
基本字义
衫
shān ㄕㄢˉ
◎ 上衣,单褂:长衫。衬衫。汗衫。棉毛衫。
英语 shirt; robe; gown; jacket
德语 Hemd (S),ungefüttertes Gewand (S)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