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石馆”。
⒈ 亦作“石舘”。即 汉 代皇家藏书处 石渠阁。后亦泛指国家藏书处。
引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石馆论思,覈龟章於竹槧。”
唐 杨炯 《和郑校雠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铜门初下辟,石舘始沉研。”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锦茵象榻,石馆金臺;入则陪奉光尘,出则揣摩铅钝。”
⒉ 石舘:即 汉 代皇家藏书处 石渠阁。后亦泛指国家藏书处。
“石”字共有2个读音: [shí] [dàn]
汉字 | 石 |
---|---|
读音 | [shí][dàn] |
注音 | ㄕˊ|ㄉㄢ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䂖 䄷 鉐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7F3 |
其它编码 | 五笔:dgtg 仓颉:mr 郑码:ga 四角:10602 |
笔顺编码 | 1325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
[shí]
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
2.指石刻:金石。
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
4.姓。
[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基本字义
石
shí ㄕˊ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指石刻:金石。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其它字义
石
dàn ㄉㄢˋ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英语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德语 Gestein (S),Shi (Eig, Fam),Radikal Nr. 112 = Stein, steinern, Steinschnitzerei"
“馆”字共有1个读音: [guǎn]
汉字 | 馆 |
---|---|
读音 | [guǎn] |
注音 | ㄍㄨㄢˇ |
部首 | [饣] 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館 舘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館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986 |
其它编码 | 五笔:qnpn 仓颉:nvjrr 郑码:oxwy 四角:23777 |
笔顺编码 | 35544525151 |
笔顺笔画 | ノフフ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竖提 点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
1.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馆。旅馆。
2.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馆。领事馆。
3.(馆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馆。照相馆。饭馆儿。
4.收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博物馆。天文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
5.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坐馆。家馆。
基本字义
馆
(館)
guǎn ㄍㄨㄢˇ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馆。领事馆。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馆。照相馆。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馆。蒙馆。坐馆。英语 public building
德语 Laden, Geschäft, Restaurant (S),Sitz einer diplomatischen Vertretung ( z.B. Botschaft, Konsulat etc.) (S),Stätte für kulturelle Aktivtät ( z.B. Museum, Austellungshalle, Konzethalle, Bibliothek etc. ) (S),Unterkunft für Gäste ( z.B. Hotel, Pension. Gästehaus, etc.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