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搉的意思

shāngquè

商搉


拼音shāng què
注音ㄕㄤ ㄑㄩㄝˋ

词语解释

商搉[ shāng què ]

⒈  亦作“商榷”。

⒉  商讨;斟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商榷”。商讨;斟酌。

《文选·左思<吴都赋>》:“剖判庶士,商搉万俗。”
刘逵 注:“《广雅》曰:商,度也;搉,粗略也。言商度其粗略。”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搉。”
清 黄遵宪 《寄和周朗山》:“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四二年七月》:“遂与彼辈曾至 苏家桥 者商榷,成一新路单。”

“商”字共有1个读音: [shāng]  

商

汉字
读音[shāng]
注音ㄕㄤ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謪 ???? ????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546
其它编码五笔:umwk|yumk 仓颉:ycbr 郑码:suld 四角:00227
笔顺编码41432534251
笔顺笔画丶一丶ノ丨フノ丶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撇 点 竖 横折 横

“商”字的意思

1.商量:协商。

2.商业:经商。

3.商人:行商。

4.除法所得的结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

5.朝代名(约前1600—前1046)。汤灭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国号商。以后多次迁都,至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故商朝又称殷朝,也称殷商。传到纣,为周所灭。

6.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商”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g ㄕㄤˉ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买卖,生意: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商数。中国朝代名:商代。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姓。

英语 commerce, business, trade

德语 Geschäft(-sleben)​ (S, Wirtsch)​,Handel, Kaufmann (S)​,Shang (Eig, Fam)

“搉”字共有1个读音: [què]  

搉

汉字
读音[què]
注音ㄑㄩㄝˋ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10
异体字 㩁 攉 榷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409
其它编码五笔:rpwy 仓颉:qobg 郑码:dwni 四角:54015
笔顺编码1214532411121
笔顺笔画一丨一丶フ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点 横撇/横钩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搉”字的意思

同“榷”。

“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uè ㄑㄩㄝˋ

 ◎ 同“榷”。

英语 knock; pick out; ridicule

德语 pochen, schlag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