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指礼乐制度。
英cultural relic; cultural treasures;
⒈ 指礼乐制度。古代用文物明贵贱,制等级,故云。
引《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旧唐书·褚无量传》:“请旁询硕儒,俯摭旧典,採曲臺之故事,行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不幸甚。”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尧 时文物也麄踈,礼乐犹带鸿荒餘。”
⒉ 文彩物色。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於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⒊ 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引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鑾和虚卫。”
《南史·齐豫章王嶷传》:“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
《隋书·炀帝纪上》:“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唐 宋之问 《驾出长安》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⒋ 文人,文士。
引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窦叔向》:“有卓絶之行,登第於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
⒌ 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引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宋 文天祥 《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徐迟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
⒍ 借谓文化悠久。
引清 冯桂芬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
⒈ 礼乐典章。
引《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⒉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种艺 术品等。
英语cultural relic, historical relic, CL:件[jian4],個|个[ge4]
德语Kulturdenkmal (S), kulturellen Denkmäler (S), kulturellen Gegenstände (S), Kulturgüter (S), Kulturgegenstand (S), Kulturgut (S)
法语relique
“文”字共有1个读音: [wén]
汉字 | 文 |
---|---|
读音 | [wén] |
注音 | ㄨㄣˊ |
部首 | [文] 文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87 |
其它编码 | 五笔:yygy 仓颉:yk 郑码:so 四角:00400 |
笔顺编码 | 413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捺 |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
2.文章:散文。议论文。
3.文言:半文半白。
4.指文科:文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
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
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基本字义
文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➊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英语 literature, culture, writing
德语 Radikal Nr. 67 = Kultur, Literatur, Schrift (Sprachw),Sprache, Schrift, Lehre (S),Wen (Eig, Fam)
“物”字共有1个读音: [wù]
汉字 | 物 |
---|---|
读音 | [wù] |
注音 | ㄨˋ |
部首 | [牜] 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㘬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269 |
其它编码 | 五笔:trqr|cqrt 仓颉:hqphh 郑码:mbro 四角:27520 |
笔顺编码 | 31213533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一ノフノノ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提 撇 横折钩 撇 撇 |
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
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
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
4.姓。
基本字义
物
wù ㄨˋ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内容,实质:言之有物。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英语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德语 Ding, Gegenstand (Wir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