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唱喏。指古代下属进见上级,一面拱手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英thank while bowing with hands folded;
⒈ 见“声诺”。
⒈ 拱手作揖,作声致敬。
引《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梦一黄巾使者,手执文书,进前声喏。」
《水浒传·第一一回》:「朱贵、林冲向前声喏了。林冲立在朱贵侧边。」
“声”字共有1个读音: [shēng]
汉字 | 声 |
---|---|
读音 | [shēng] |
注音 | ㄕㄥ |
部首 | [士] 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磬 聲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F0 |
其它编码 | 五笔:fnr 仓颉:gah 郑码:bxm 四角:40207 |
笔顺编码 | 121521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丨一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横折 竖 横 撇 |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
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
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
4.名誉:声望。名声。
5.声母:声韵。双声。
6.声调:第一声。去声。
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基本字义
声
(聲)
shēng ㄕㄥ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名誉:名声。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英语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德语 Ton, Stimme (Mus),Laut
“喏”字共有2个读音: [nuò] [rě]
汉字 | 喏 |
---|---|
读音 | [nuò][rě] |
注音 | ㄋㄨㄛˋ|ㄖㄜˇ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 ???? 㘃 諾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8F |
其它编码 | 五笔:kadk 仓颉:rtkr 郑码:jegj 四角:64064 |
笔顺编码 | 25112213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丨一ノ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
[nuò]
叹词。可以读成不同声调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态度:喏,这不就是问题的实质么?
[rě]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唱喏(旧小说中常用,指对人作揖,同时出声致敬)。
基本字义
喏
nuò ㄋㄨㄛˋ
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喏,就是这本书。同“诺”。其它字义
喏
rě ㄖㄜˇ
◎ 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唱喏(对人作揖,同时出声致敬)。
英语 respectful reply of assent to superiors
德语 Salut schießen, salutie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