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名声和社会地位。
例声价倍增。
英reputation;
⒈ 名誉身价。
引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吾以虚获实,藴藉声价。盛明之际,尚不委质,况今政在家哉!”
唐 牟融 《司马迁墓》诗:“英雄此日谁能荐,声价当时众所推。”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一折:“如大姐这般人物声价,那子弟每便怎能勾到的根前。”
郭影秋 《读王渔洋诗题后》诗:“王子 才高一代宗,龙门声价自称雄。”
⒈ 名誉身价。
引《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大王何重视关某也?吾料此去,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因比编书的人声价更高了,如没得重价给他,他断断不肯轻易把稿出售的。」
“声”字共有1个读音: [shēng]
汉字 | 声 |
---|---|
读音 | [shēng] |
注音 | ㄕㄥ |
部首 | [士] 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磬 聲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F0 |
其它编码 | 五笔:fnr 仓颉:gah 郑码:bxm 四角:40207 |
笔顺编码 | 121521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丨一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横折 竖 横 撇 |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
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
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
4.名誉:声望。名声。
5.声母:声韵。双声。
6.声调:第一声。去声。
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基本字义
声
(聲)
shēng ㄕㄥ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名誉:名声。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英语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德语 Ton, Stimme (Mus),Laut
“价”字共有3个读音: [jià] [jiè] [jie]
汉字 | 价 |
---|---|
读音 | [jià][jiè][jie] |
注音 | ㄐㄧㄚˋ|ㄐㄧㄝˋ|ㄐㄧㄝ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價 㑘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價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F7 |
其它编码 | 五笔:wwjh 仓颉:ooll 郑码:nond 四角:28220 |
笔顺编码 | 323432 |
笔顺笔画 | ノ丨ノ丶ノ丨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撇 捺 撇 竖 |
[jià]
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
2.价值:等价交换。
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
4.姓。
[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
[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价
(價)
jià ㄐㄧㄚˋ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化学名词:“原子价”。价
jiè ㄐㄧㄝˋ
善。《説文•人部》:“价,善也。” 仆役的旧称。《宋史·卷二五八·曹彬傳》:“鄰道守將走价馳書來詣。” 介绍。《廣韻•怪韻》:“价,佋介也。”价
(價)
jie ㄐㄧㄝ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英语 price, value
德语 Preis (S),Diener (S),Mittelsmann (S),artig (Adj),bedeut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