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植物名。产于蜀地。茎叶供食用,种子入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蜀芥芸薹芥子》:“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十月,收芜菁讫时收蜀芥。中为咸淡二菹,亦任为干菜。”一说,白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白芥》。
⒈ 植物名。产于 蜀 地。茎叶供食用,种子入药。一说,白芥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白芥》。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蜀芥芸薹芥子》:“蜀芥、蕓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十月,收芜菁讫时收蜀芥。中为咸淡二菹,亦任为乾菜。”
“蜀”字共有1个读音: [shǔ]
汉字 | 蜀 |
---|---|
读音 | [shǔ] |
注音 | ㄕㄨˇ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7 |
异体字 | ???? 蠋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700 |
其它编码 | 五笔:lqju 仓颉:wlpli 郑码:lkri 四角:60127 |
笔顺编码 | 252213525121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撇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
1.朝代名。1.三国之一。参同“汉”2.十国之一(903—925)。王建建立。建都成都,国号蜀,史称前蜀。为后唐所灭。3.十国之一(933—965)。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国号蜀,史称后蜀。为北宋所灭。
2.四川的别称。
基本字义
蜀
shǔ ㄕㄨˇ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中国朝代名:蜀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英语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德语 Raupe (S)
“芥”字共有2个读音: [jiè] [gài]
汉字 | 芥 |
---|---|
读音 | [jiè][gài] |
注音 | ㄐㄧㄝˋ|ㄍㄞˋ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2A5 |
其它编码 | 五笔:awjj 仓颉:toll 郑码:eond 四角:44228 |
笔顺编码 | 122343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ノ丶ノ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撇 捺 撇 竖 |
[jiè]
1.〔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
2.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草芥。纤芥。芥舟。
[gài]〔芥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大,表面多皱纹,叶脉显著,可食。亦作“盖菜”。
芥
jiè ㄐㄧㄝˋ
〔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称“芥末”,作调味品。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如“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 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草芥。纤芥。芥舟。芥
gài ㄍㄞˋ
〔芥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大,表面多皱纹,叶脉显著,可食。亦作“盖菜”。英语 mustard plant; mustard; tiny
德语 senffarben, Mostric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