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表面;外表。
英exterior;
⒉ 某一范围以外。
例寻求外部的援助。
英outside;
⒈ 外面,表面。
引毛泽东 《矛盾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⒉ 中医特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六腑。
引陈璧琉 等《灵枢经白话解·五色》:“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内部也。”
⒊ 清 末对外交部的简称。
引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请设领事官保护华民》:“近与该外部商议,请照各国之例,在 英 地随宜派设领事。”
⒈ 物体的表面。
例如:「这栋建筑物的外部设计十分特殊,常吸引路人驻足欣赏。」
反内部
英语external part, external
德语Äußere, Exterieur (S), außen (Adj), extern (Adj)
法语externe, extérieur, apparent, suface
“外”字共有1个读音: [wài]
汉字 | 外 |
---|---|
读音 | [wài] |
注音 | ㄨㄞˋ |
部首 | [夕] 夕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16 |
其它编码 | 五笔:qhy 仓颉:niy 郑码:rsid 四角:23200 |
笔顺编码 | 3542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点 |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
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基本字义
外
wài ㄨㄞˋ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英语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德语 außerhalb, fremd
“部”字共有1个读音: [bù]
汉字 | 部 |
---|---|
读音 | [bù] |
注音 | ㄅㄨˋ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郶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E8 |
其它编码 | 五笔:ukbh 仓颉:yrnl 郑码:sujy 四角:07627 |
笔顺编码 | 4143125152 |
笔顺笔画 |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1.部分;部位:内部。上部。胸部。局部。
2.中央政府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局、厅高):外交部。商务部。
3.一般机关企业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编辑部。门市部。
4.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连部。司令部。
5.指部队:率部突围。
6.统辖;统率:所部。部领。
7.a)用于书籍、影片等:两部字典。一部纪录片。三部电视剧。b)用于机器或车辆:一部机器。两部汽车。
8.姓。
基本字义
部
bù ㄅㄨˋ
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安置安排:部署。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英语 part, pision, section
德语 Amt, Ministerium, Abteilung, Einheit (S, Pol),Teil, Abschnitt (S),ZEW für Kinofilme, Romane, einzelne Folgen einer Serie (Zä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