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风声。
⒉ 劲挺貌。
⒊ 尾垂貌。
⒋ 细貌。
⒈ 风声。
引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臺。”
唐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⒉ 劲挺貌。
引《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吕向 注:“梢梢,树枝劲彊无叶之貌。”
唐 杜甫 《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⒊ 尾垂貌。
引唐 李贺 《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緑尾,银鸞睒光踏半臂。”
⒋ 细貌。
引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钱仲联 集释:“梢梢者,细也。见《方言》。”
明 高启 《夏日与高廉游无量佛院还憩王隐君池上》诗:“悠悠去景得,梢梢来迹断。”
⒈ 状声词。形容风声。
引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台。」
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⒉ 劲健的样子。
引《文选·谢朓·詶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⒊ 尾垂的样子。
引唐·李贺〈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青臂。」
“梢”字共有2个读音: [shāo] [sào]
汉字 | 梢 |
---|---|
读音 | [shāo][sào] |
注音 | ㄕㄠ|ㄙㄠ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䔠 萷 ???? 揱 橚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8A2 |
其它编码 | 五笔:sieg 仓颉:dfb 郑码:fkq 四角:49927 |
笔顺编码 | 1234243251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丨丶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shāo]
条状物的较细的一头:树梢。眉梢。辫梢。
[sào]锥度。
基本字义
梢
shāo ㄕㄠˉ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末尾:眉梢。收梢。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古同“艄”,船舵尾。其它字义
梢
sào ㄙㄠˋ
像圆锥体的形状。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英语 pointed tip of something long like a branch; rudder
德语 Zweigspitze (S)
“梢”字共有2个读音: [shāo] [sào]
汉字 | 梢 |
---|---|
读音 | [shāo][sào] |
注音 | ㄕㄠ|ㄙㄠ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䔠 萷 ???? 揱 橚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8A2 |
其它编码 | 五笔:sieg 仓颉:dfb 郑码:fkq 四角:49927 |
笔顺编码 | 1234243251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丨丶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shāo]
条状物的较细的一头:树梢。眉梢。辫梢。
[sào]锥度。
基本字义
梢
shāo ㄕㄠˉ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末尾:眉梢。收梢。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古同“艄”,船舵尾。其它字义
梢
sào ㄙㄠˋ
像圆锥体的形状。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英语 pointed tip of something long like a branch; rudder
德语 Zweigspitz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