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时制的意思

shízhì

时制


拼音shí zhì
注音ㄕˊ ㄓˋ

繁体時制

词语解释

时制[ shí zhì ]

⒈  指时节和制度。指当时的制度。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时令;季节。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

引证解释

⒈  指时节和制度。

《诗·鄘风·定之方中序》:“文公 徙居 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⒉  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⒊  时令;季节。

《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 《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⒋  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

《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
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 《周书·儒林传·沉重》:“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⒌  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

“时”字共有1个读音: [shí]  

时

汉字
读音[shí]
注音ㄕˊ
部首[日]  日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時 旹 峕 㫑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F6
其它编码五笔:jfy 仓颉:adi 郑码:kds 四角:64000
笔顺编码2511124
笔顺笔画丨フ一一一丨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钩 点

“时”字的意思

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

5.季节:四时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

7.时俗;时尚:入时。

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

9.有时候:时阴时晴。

10.时机:不误农时。

“时”字的基本解释

(時)

shí ㄕˊ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姓。

英语 time, season; era, age, period

德语 Jahreszeit, Periode, Stunde, Uhr, Zeit (S, Sprachw)

“制”字共有1个读音: [zhì]  

制

汉字
读音[zhì]
注音ㄓˋ
部首[刂]  立刀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6
异体字 剬 ???? ???? ???? ???? 製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36
其它编码五笔:rmhj|tgmj 仓颉:hbln 郑码:mblk 四角:22200
笔顺编码31125222
笔顺笔画ノ一一丨フ丨丨丨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竖 横折钩 竖 竖 竖钩

“制”字的意思

1.制造:制版。制革。制图。炼制。缝制。这块奖牌是用铜制成的。

2.拟订;规定:制定。因地制宜。

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压制。限制。管制。节制。制伏。

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

5.姓。

“制”字的基本解释

(➍製)

zhì ㄓˋ

规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限定,约束,管束: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诰。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英语 system; establish; overpower

德语 beherrschen, kontrollieren, einschränken (V)​,herstellen, erzeugen ,Syste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