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疏放的意思

shūfàng

疏放


拼音shū fàng
注音ㄕㄨ ㄈㄤˋ

词语解释

疏放[ shū fàng ]

⒈  任性而为,不检点。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杜甫《狂夫》

self-indulgent;

⒉  指文章不受常格拘束。

词气疏放。

unconvention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放”。

⒉  放纵;不受拘束。

《晋书·阮孚传》:“蓬髮饮酒,不以王务婴心…… 王导 等以 孚 疏放,非京尹才,乃除都督 交、广、寧 三州军事、镇南将军,领平 越 中郎将、 广州 刺史、假节。”
唐 杜甫 《狂夫》诗:“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仇兆鳌 注:“向秀 《思旧赋》:‘ 嵇康 志远而疏, 吕安 心旷而放。’公诗每用疏放,本此。”
宋 陆游 《读王摩诘诗赋古风》之九:“往来江湖间,垂老犹疏放。”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魏 晋 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於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

⒊  释放;解除约束。

《宣和遗事》后集:“金 天辅 十一年春正月一日,大 金 例疎放囚禁,虽死囚亦得少出。”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有那等,顺天时、达天理、去邪归正皆疎放;有那等,霸王业、抗王师、耀武扬威尽灭亡。”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 照‘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理重者决杖免刺,配牢城营做工,满日疎放。”
严敦易 校注:“疎放,释放。”

⒋  指遣散。

《水浒传》第八十回:“随取金银缎匹,赏赐 叶春 ;其餘人匠,各给盘缠,疏放归家。”

⒌  稀疏地开放。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⒍  疏忽松懈。

明 单本 《蕉帕记·捣巢》:“用挠鉤将他搭上,休疎放,把囚车押在一边厢。”

国语辞典

疏放[ shū fàng ]

⒈  疏散放纵、不拘束。

《北史·卷四七·阳尼传》:「休之早得才名,为人物所倾服,外如疏放,内实谨厚。」

⒉  释放。

《水浒传·第三回》:「一干人等,疏放听候。」
《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照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理重者决杖免刺,配牢城营做工,满日疏放。」

英语eccentric, self-indulgent, free and unconventional (written style)​, unbuttoned

“疏”字共有1个读音: [shū]  

疏

汉字
读音[shū]
注音ㄕㄨ
部首[疋]  楚字底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7
异体字 疋 疎 ???? ???? 梳 蔬 踈 䟽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58F
其它编码五笔:nhyq|nhyk 仓颉:nmyiu 郑码:xizn 四角:10112
笔顺编码521214154325
笔顺笔画フ丨一丨一丶一フ丶ノ丨フ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 横 竖 提 点 横 撇折 点 撇 竖 竖弯钩

“疏”字的意思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

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

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

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

5.疏忽:疏于防范。

6.空虚:志大才疏。

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

8.姓。

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

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疏”字的基本解释

shū ㄕㄨˉ

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不细密,忽略:疏忽。 空虚:志大才疏。 不熟悉:生疏。 粗劣:疏食。疏粝。 古同“蔬”,蔬菜。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姓。

英语 neglect; careless, lax

德语 spärlich (Adj)​,dünn ,karg

“放”字共有1个读音: [fàng]  

放

汉字
读音[fàng]
注音ㄈㄤˋ
部首[攵]  反文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4
异体字 匚 紡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3E
其它编码五笔:yty 仓颉:ysok 郑码:symo 四角:08240
笔顺编码41533134
笔顺笔画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捺

“放”字的意思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

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

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放火。放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

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

10.姓。

“放”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àng ㄈㄤˋ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散(sàn):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驱逐到远方去:放逐。放黜。流放。到基层去: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发出:放电。放毒。放光。发放。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放债。放贷。扩展:放大。放宽。花开:百花齐放。心花怒放。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至: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英语 put, release, free, liberate

德语 freilassen, gehen lassen, platzieren, setz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