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绳屝”。
⒉ 古代丧服所着的草鞋。
⒈ 亦作“绳屝”。古代丧服所着的草鞋。
引《仪礼·丧服》:“绳屨者,绳菲也。”
郑玄 注:“绳菲,今时不借也。”
贾公彦 疏:“云‘绳菲,今时不借也’者, 周 时人谓之屨子, 夏 时人谓之菲, 汉 时谓之不借者,此凶荼屨不得从人借,亦不得借人,皆是异时而别名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器具》:“绳屝,草鞋也。”
“绳”字共有1个读音: [shéng]
汉字 | 绳 |
---|---|
读音 | [shéng] |
注音 | ㄕㄥˊ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繩 繉 縄 䋲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繩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F3 |
其它编码 | 五笔:xkjn 仓颉:vmrlu 郑码:zjkz 四角:26116 |
笔顺编码 | 55125125115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弯钩 |
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
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
3.继续。
基本字义
绳
(繩)
shéng ㄕㄥˊ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姓。英语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德语 Seil
“菲”字共有2个读音: [fēi] [fěi]
汉字 | 菲 |
---|---|
读音 | [fēi][fěi] |
注音 | ㄈㄟ|ㄈㄟˇ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蕜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3F2 |
其它编码 | 五笔:adjd|ahdd 仓颉:tlmy 郑码:ekc 四角:44111 |
笔顺编码 | 122211121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
[fēi]
1.形容花草美、香味浓:芳菲。
2.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4H10。无色晶体,有荧光,是蒽的同分异构体。用来制染料、药品等。[英phenanthrene]
[fěi]1.古书上指萝卜一类的菜。
2.菲薄(多用作谦辞):菲礼。菲酌。菲材。
基本字义
菲
fēi ㄈㄟˉ
花草茂盛,香气浓郁:菲菲,芳菲。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无色有光泽的结晶,可制染料、炸药等。其它字义
菲
fěi ㄈㄟˇ
微,薄:菲才。菲仪。菲酌。菲薄。古代指芜菁一类的植物,花紫红色,可作菜用。英语 fragrant, luxuriant; the Philippines
德语 gering; Phenanthren; Philippin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