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中国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
⒈ 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 中国 新石器时代和 殷 周 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
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们普遍地在单把鬲、斝、甗、罐等砂质炊器上拍印绳纹,其他容器有兰纹、方格纹或是素面。”
“绳”字共有1个读音: [shéng]
汉字 | 绳 |
---|---|
读音 | [shéng] |
注音 | ㄕㄥˊ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繩 繉 縄 䋲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繩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F3 |
其它编码 | 五笔:xkjn 仓颉:vmrlu 郑码:zjkz 四角:26116 |
笔顺编码 | 55125125115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弯钩 |
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
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
3.继续。
基本字义
绳
(繩)
shéng ㄕㄥˊ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姓。英语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德语 Seil
“纹”字共有2个读音: [wén] [wèn]
汉字 | 纹 |
---|---|
读音 | [wén][wèn] |
注音 | ㄨㄣˊ|ㄨㄣˋ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紋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紋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B9 |
其它编码 | 五笔:xyy 仓颉:vmyk 郑码:zso 四角:20140 |
笔顺编码 | 551413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点 横 撇 捺 |
[wén]
1.(纹儿)丝织品上的花纹:绫纹。
2.纹路:指纹。螺纹。波纹。皱纹。一道纹儿。
[wèn]同“璺”(wèn)。
基本字义
纹
(紋)
wén ㄨㄣˊ
◎ 丝织物的文理,物件的文理:纹理。纹饰。条纹。水纹。指纹。斜纹。
其它字义
纹
(紋)
wèn ㄨㄣˋ
◎ 器物上的裂痕:这个碗上有一道纹。打破砂锅纹到底(“纹”谐音“问”,喻对问题穷根究底)。
英语 line, streak, stripe; wrinkle
德语 anreißen, zensieren ,Vers (S),Zeil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