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绳束的意思

shéngshù

绳束


拼音shéng shù
注音ㄕㄥˊ ㄕㄨˋ

繁体繩束

词语解释

绳束[ shéng shù ]

⒈  约束;束缚。

引证解释

⒈  约束;束缚。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祉 儒者,不知变,绳束顿严,诸军忿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寄华 发出规条,吩咐多要遵绳束,如不服者,定加鞭笞。”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盖《近谿语録》须领悟者乃能观於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

“绳”字共有1个读音: [shéng]  

绳

汉字
读音[shéng]
注音ㄕㄥˊ
部首[纟]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繩 繉 縄 䋲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EF3
其它编码五笔:xkjn 仓颉:vmrlu 郑码:zjkz 四角:26116
笔顺编码55125125115
笔顺笔画フ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弯钩

“绳”字的意思

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

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

3.继续。

“绳”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繩)

shéng ㄕㄥˊ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姓。

英语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德语 Seil

“束”字共有1个读音: [shù]  

束

汉字
读音[shù]
注音ㄕㄨˋ
部首[木]  木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捒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75F
其它编码五笔:gkii|skd 仓颉:dl 郑码:fjvv 四角:50906
笔顺编码1251234
笔顺笔画一丨フ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捺

“束”字的意思

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

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

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

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

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ù ㄕㄨˋ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姓。

英语 bind, control, restrain; bale

德语 binden, schnür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