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⒈ 唐 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内槽东壁 维摩 变, 舍利弗 角而转睞, 元和 末,俗讲僧 文淑 装之,笔迹尽矣。”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文叙子》:“长庆 中,俗讲僧 文叙 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
《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己卯,上幸 兴福寺,观沙门 文溆 俗讲。”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还有俗讲变文一向在流行,并演变为唱曲。”
⒈ 唐代的说唱文学。唐代僧人根据佛经的内容加以铺陈演义,以通俗有趣的说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扬佛法。
引《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九·敬宗宝历二年》:「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俗”字共有1个读音: [sú]
汉字 | 俗 |
---|---|
读音 | [sú] |
注音 | ㄙㄨ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圱 ???? ???? ???? 圲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D7 |
其它编码 | 五笔:wwwk 仓颉:ocor 郑码:nooj 四角:28268 |
笔顺编码 | 323434251 |
笔顺笔画 | ノ丨ノ丶ノ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撇 点 撇 捺 竖 横折 横 |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
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
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
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基本字义
俗
sú ㄙㄨ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英语 social customs; vulgar, unrefined
德语 gewöhnlich, abgeschmackt ,Sitte, Gebräuche
“讲”字共有1个读音: [jiǎng]
汉字 | 讲 |
---|---|
读音 | [jiǎng] |
注音 | ㄐㄧㄤˇ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講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講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B2 |
其它编码 | 五笔:yfjh 仓颉:ivtt 郑码:sbnd 四角:35700 |
笔顺编码 | 451132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一ノ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 横 撇 竖 |
1.说:讲故事。
2.解释;论述:讲明。讲课。这是一本讲语法的著作。
3.商量;商谈:讲价。讲和。
4.讲求;注重:讲卫生。讲政策。
5.就某方面说:讲念书他不行,讲干活可是一把手。
6.古又同“斠()(jiào)”。
基本字义
讲
(講)
jiǎng ㄐㄧㄤˇ
说,谈:讲话。讲叙。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讲求。讲团结。和解:“而秦未与魏讲也”。商量,商议:讲价儿。讲条件。英语 explain; discuss; talk
德语 auf etw. Gewicht legen, berücksichtigen (V),unterrichten, sagen, erklären, reden, erzählen (V),erklären, interpretieren, verdeutlichen ,Berücksichtigung, Achtung (S, Psych),sprechen, sagen, erzählen (V),verhande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