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暴虐,没有德政。
例伐无道。——《史记·陈涉世家》
英brutal; cruel; tyrannical;
⒈ 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引《论语·季氏》:“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 瞀光 ﹞辞曰:‘吾闻之,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
⒉ 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
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闻 宋 君无道,蔑侮长老,分财不中,教令不信,余来为民诛之。”
《后汉书·李固传》:“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
《说唐》第二八回:“当今皇帝无道,欺娘弑父,鴆兄图嫂,嫉贤害忠。”
⒊ 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 王祥 ﹞性至孝,继母 朱氏 遇之无道, 祥 愈恭谨。”
⒋ 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
引《论语·颜渊》:“季康子 问政於 孔子 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 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后汉书·冯衍传上》:“攘除祸乱,诛灭无道,一朞之间,天下大定。”
《封神演义》第九四回:“今天下诸侯共伐无道,正为天下洗此凶残,救民於水火耳!”
⒌ 没有说;莫道。
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昭仪﹞以大婢 羊子 等赐予 业 等各且十人,以慰其意,属无道我家过失。”
⒍ 没有办法。
引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 王莽 之徒,生其姦变。”
⒈ 国政不修、社会混乱。
引《礼记·檀弓下》:「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
⒉ 国君无德,不行正道。
引《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
⒊ 没有说、不说。
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⒋ 没有方法。
引《抱朴子·外篇·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奸变。」
“无”字共有1个读音: [wú]
汉字 | 无 |
---|---|
读音 | [wú] |
注音 | ㄨˊ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3 |
异体字 | 無 㷻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無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E0 |
其它编码 | 五笔:fqv 仓颉:mku 郑码:agr 四角:10412 |
笔顺编码 | 1135 |
笔顺笔画 | 一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 竖弯钩 |
[wú]
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不:无论。无须。
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mó]见【南无】。
无
(無)
wú ㄨˊ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英语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德语 Nichts (Philos),es hat nicht ,fehlen, un- ,keiner,keine ,nein,nicht, ohne
“道”字共有1个读音: [dào]
汉字 | 道 |
---|---|
读音 | [dào] |
注音 | ㄉㄠˋ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 ???? ???? ???? ???? 衟 衜 噵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53 |
其它编码 | 五笔:uthp 仓颉:ythu 郑码:uanw 四角:38306 |
笔顺编码 | 431325111454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道德:道义。
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道
dào ㄉㄠˋ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英语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德语 Dao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 Passage, Weg (E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