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司铎的意思

duó

司铎


拼音sī duó
注音ㄙ ㄉㄨㄛˊ

繁体司鐸

词语解释

司铎[ sī duó ]

⒈  谓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

⒉  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

⒊  春秋鲁国宫名。

⒋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也称司祭。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单数作Sacerdos)。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的说法,改为“司铎”。

引证解释

⒈  谓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诗之二:“学官繇延聘,事曾闻 元 季。当时司鐸者,往往居大位。”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屏山》:“道光 庚子, 赵 在 临海县 幕,余时司鐸郡学,过从频数,投分甚深。”

⒉  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

《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迄于 上林,结徒为营,次和树表,司鐸授鉦,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薛综 注:“司,主也。鉦鐸所以为军节。”
吕延济 注:“鉦鐸所以节进退。言司主者,授人使击发也。”

⒊  春秋 鲁国 宫名。

《左传·哀公三年》:“五月辛卯,司鐸火。”
杜预 注:“司鐸,宫名。”
《孔子家语·辨物》:“孔子 在 陈,陈侯 就之燕游焉。行路之人云:‘ 鲁 司鐸灾及宗庙。’以告 孔子。”

⒋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也称司祭。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单数作Sacerdos)。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的说法,改为“司铎”。

国语辞典

司铎[ sī duó ]

⒈  古代宣扬教化、颁布政令时击铎警众,故称主持教化的人为「司铎」。

《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铎授钲。」

⒉  对天主教东正教神职人员的尊称。

⒊  鲁国宫殿的名称。

《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铎火。」

⒋  复姓。周时有司铎射,为鲁国大夫。

“司”字共有1个读音: [sī]  

司

汉字
读音[sī]
注音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伺 嗣 覗 辭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F8
其它编码五笔:ngkd 仓颉:smr 郑码:yaj 四角:17620
笔顺编码51251
笔顺笔画フ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司”字的意思

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

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

3.姓。

“司”字的基本解释

sī ㄙˉ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官署名称:人事司。 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姓。

英语 take charge of, control, manage; officer

德语 führen, verwalten (V)​,Si (Eig, Fam)

“铎”字共有1个读音: [duó]  

铎

汉字
读音[duó]
注音ㄉㄨㄛˊ
部首[钅]  金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4CE
其它编码五笔:qcfh|qcgh 仓颉:opeq 郑码:pxbi 四角:87754
笔顺编码3111554112
笔顺笔画ノ一一一フフ丶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竖

“铎”字的意思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木铎。铃铎。振铎。

“铎”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鐸)

duó ㄉㄨㄛˊ

 ◎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

英语 bell; surname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