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失志的意思

shīzhì

失志


拼音shī zhì
注音ㄕ ㄓˋ

词语解释

失志[ shī zhì ]

⒈  欠考虑;思虑不周。

⒉  恍恍惚惚,失去神智。

⒊  失意,不得志。

⒋  犹失节。

引证解释

⒈  欠考虑;思虑不周。

《左传·成公十六年》:“速则失志;不整,丧列。”
杜预 注:“不思虑也。”

⒉  恍恍惚惚,失去神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任育长 ﹞自过 江,便失志……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又或用术摄其魂,使他颠蹶狂谬,失志而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二生固请, 梁 始诺而呼女,甫出户,二生即迷惑失志,嗒然若丧。”

⒊  失意,不得志。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
汉 徐干 《中论·爵禄》:“姦邪得愿,仁贤失志,於是则以富贵相詬病矣。”
唐 韩愈 《马厌谷》诗:“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清 吴伟业 《琵琶行》:“琵琶急响多 秦 声, 对山 慷慨称入神。同时 渼陂 亦第一,两人失志遭迁謫。”

⒋  犹失节。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我和他离别了三年,我怎肯半星儿失志。我则道他不肯弃糟糠妇,他原来别寻了个女娇姿。”

国语辞典

失志[ shī zhì ]

⒈  不如意、不得志。

《文选·宋玉·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
唐·韩愈〈马厌谷〉诗:「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⒉  昏昧、心神恍惚。

《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只因这老狗失志,说了这几句言语,况兼两个儿子,又是愚蠢之人,不省法度的。」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又或用术摄其魂,使他颠蹶狂谬,失志而死。」

⒊  没志气、失去勇气。

如:「你别失志!失败一次算什么!」

“失”字共有1个读音: [shī]  

失

汉字
读音[shī]
注音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佚 ???? 泆 軼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31
其它编码五笔:rwi|tgi 仓颉:hqo 郑码:mbod 四角:25800
笔顺编码31134
笔顺笔画ノ一一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撇 捺

“失”字的意思

1.丢掉:遗失。丧失。

2.找不着:迷失路径。

3.违背:失信。失约。

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

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

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

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失”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ī ㄕˉ

丢: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违背:失约。失信。找不着:迷失方向。没有掌握住:失言。失职。失调(tiáo )。没有达到:失望。失意。错误: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改变常态:惊慌失色。

英语 lose; make mistake, neglect

德语 ausfallen, scheitern ,fehlen, fehlschlagen ,verlieren

“志”字共有1个读音: [zhì]  

志

汉字
读音[zhì]
注音ㄓˋ
部首[心]  心字底
笔画总笔画:7 部外:3
异体字 誌 ???? ???? ???? 痣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D7
其它编码五笔:fnu 仓颉:gp 郑码:bwz 四角:40331
笔顺编码121454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丶フ丶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点 斜钩 点 点

“志”字的意思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

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

3.姓。

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

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

7.记号:标志。

“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②③④誌)

zhì ㄓˋ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记号:标志。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姓。

英语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德语 Ideal, Wille, Ziel (S)​,schriftl. Aufzeichung, Annalen, Geschichte [ auch 誌 ]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