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石径”。
⒈ 亦作“石逕”。山间石路。
引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鴈行缘石逕,鱼贯度飞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嶇,人蹟裁交。”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石”字共有2个读音: [shí] [dàn]
汉字 | 石 |
---|---|
读音 | [shí][dàn] |
注音 | ㄕˊ|ㄉㄢˋ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䂖 䄷 鉐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7F3 |
其它编码 | 五笔:dgtg 仓颉:mr 郑码:ga 四角:10602 |
笔顺编码 | 13251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
[shí]
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
2.指石刻:金石。
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
4.姓。
[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基本字义
石
shí ㄕˊ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指石刻:金石。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姓。其它字义
石
dàn ㄉㄢˋ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英语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德语 Gestein (S),Shi (Eig, Fam),Radikal Nr. 112 = Stein, steinern, Steinschnitzerei"
“径”字共有1个读音: [jìng]
汉字 | 径 |
---|---|
读音 | [jìng] |
注音 | ㄐㄧㄥˋ |
部首 | [彳] 双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徑 迳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徑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84 |
其它编码 | 五笔:tcag 仓颉:honom 郑码:oixb 四角:27212 |
笔顺编码 | 33254121 |
笔顺笔画 | ノノ丨フ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撇 竖 横撇/横钩 点 横 竖 横 |
1.小路:曲径。山径。
2.喻指达到目的的途径、方法:捷径。门径。
3.副词。直接地:径行办理。
4.直径:口径。半径。
5.古又同“竟”。
基本字义
径
(徑)
jìng ㄐㄧㄥˋ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径道。山径。捷径。途径。大相径庭(相差太远)。直,直捷了当:径直。径流。径情(任性)。径自。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径。英语 narrow path; diameter; direct
德语 Trasse, Laufweg (S, Sport),Durchmes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