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询问或打听。
例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英inquire;
⒉ 问候。
例彼此见礼问讯。
英greet;
⒊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英put the palms together (a Buddhist greeting);
⒈ 互相通问请教。
引汉 刘向 《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
⒉ 打听。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宋 姜夔 《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康濯 《水滳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 有根 问讯过, 有根 答应了,说让社里雇用。”
⒊ 问候;慰问。
引《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庆 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
宋 陆游 《次季长韵回寄》:“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 季长。”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 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
⒋ 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
引晋 法显 《佛国记》:“阿那律 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 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 目连 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
《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公 ﹞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
老舍 《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 瑞全 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⒈ 询问。
引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⒉ 问候。
引《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⒊ 佛教徒合掌问候的礼节。也作「闷信」。
引《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问讯开示毕,众散,归寮药石。」
《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连忙收掩经卷,立起身向前问讯。」
“问”字共有1个读音: [wèn]
汉字 | 问 |
---|---|
读音 | [wèn] |
注音 | ㄨㄣˋ |
部首 | [门] 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問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問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5EE |
其它编码 | 五笔:ukd 仓颉:lsr 郑码:tlj 四角:37601 |
笔顺编码 | 425251 |
笔顺笔画 | 丶丨フ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
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
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
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
6.姓。
问
(問)
wèn ㄨㄣˋ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问。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问他借几本书。 姓。英语 ask about, inquire after
德语 fragen, befragen (V),jd. verhören, jd vernehmen (V),sich nach etwas erkundigen (V),jd. zur Rechenschaft ziehen (V)
“讯”字共有1个读音: [xùn]
汉字 | 讯 |
---|---|
读音 | [xùn] |
注音 | ㄒㄩㄣ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訊 訙 䛜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訊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AF |
其它编码 | 五笔:ynfh 仓颉:ivnj 郑码:syed 四角:37710 |
笔顺编码 | 45512 |
笔顺笔画 | 丶フ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折弯钩/横斜钩 横 竖 |
1.询问:问讯。
2.审问:审讯。
3.消息;信息:通讯。音讯。新华社讯。
基本字义
讯
(訊)
xùn ㄒㄩㄣˋ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讯。刑讯。讯问。消息,信息:通讯。音讯。讯息。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讯之。”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讯(意思是捉到俘虏)。古同“迅”,迅速。英语 inquire; ask; examine; reproach
德语 ausfragen, nach etw. fragen (V),verhören, vernehmen (V),Meld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