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靠劳动生活。
⒉ 指靠劳动生活的人。
⒊ 靠租税生活。
⒋ 粮食和人力。
⒌ 指腹中有食物而产生的气力。
⒈ 靠劳动生活。
引《国语·晋语四》:“庶人食力。”
宋 苏轼 《籴米》诗:“知非笑昨梦,食力免自愧。”
清 顾炎武 《刈禾长白山下》诗:“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
⒉ 指靠劳动生活的人。
引《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郑玄 注:“食力,谓工、农、商也。”
陈澔 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农、工、商贾,庶人之属也……礼不下庶人,故无食数,饱即止也。”
⒊ 靠租税生活。
引《礼记·曲礼下》:“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
孔颖达 疏:“食力,谓食民下赋税之力也。”
⒋ 粮食和人力。
引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达墓志铭》:“周迪 资其食力,更事窥窬。”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扑魅驱貍,潜消沴气,农商并劝,食力兼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今 霍集占 困守危城,食力已尽。”
⒌ 指腹中有食物而产生的气力。
引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不是我无食力身躯闪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
⒈ 靠劳力生活。
引《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⒉ 庶人。
引《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三,食力无数。」
⒊ 享有人民的税赋。
引《礼记·曲礼下》:「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
唐·孔颖达·正义:「食力谓食民下赋税之力也。」
⒋ 力气。
引元·秦?夫《赵礼让肥·第一折》:「不是我无食力身躯闪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
德语von seiner Hände Arbeit leben
“食”字共有3个读音: [shí] [sì] [yì]
汉字 | 食 |
---|---|
读音 | [shí][sì][yì] |
注音 | ㄕˊ|ㄙˋ|ㄧˋ |
部首 | [飠] 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1 |
异体字 | 蝕 飠 ???? ???? ???? ???? ???? 饣 飼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8DF |
其它编码 | 五笔:wyve|wyvu 仓颉:oiav 郑码:ox 四角:80732 |
笔顺编码 | 344511534 |
笔顺笔画 | 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捺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点 |
[shí]
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
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
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
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
[sì]拿东西给人吃。
[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基本字义
食
shí ㄕˊ
吃:食肉。食欲。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其它字义
食
sì ㄙˋ
◎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它字义
食
yì ㄧˋ
◎ 用于人名: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英语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德语 essen, speisen (V)
“力”字共有1个读音: [lì]
汉字 | 力 |
---|---|
读音 | [lì] |
注音 | ㄌㄧˊ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0 |
异体字 | 仂 ???? 力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9B |
其它编码 | 五笔:ltn|ent 仓颉:ks 郑码:ym 四角:40027 |
笔顺编码 | 53 |
笔顺笔画 | フノ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撇 |
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
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
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
5.姓。
基本字义
力
lì ㄌㄧˊ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姓。英语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德语 Kraft (S, Phys),Radikal Nr. 19 = Kraft, Stärke, Fähigke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