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吴兴的意思

xīng

吴兴


拼音wú xīng
注音ㄨˊ ㄒ一ㄥ

繁体吳興

词语解释

吴兴[ wú xīng ]

⒈  指元代书画家赵孟俯。赵为吴兴人,故称。

⒉  郡名。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县南)。

⒊  县名。属浙江省,位于苕溪下游,滨临太湖。

引证解释

⒈  指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赵 为 吴兴 人,故称。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跋赵子昂书<过秦论>》:“吴兴 此书学《黄庭内景经》,时年三十八岁。”

⒉  郡名。 三国 吴宝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乌程县 (今 浙江 吴兴县 南)。

⒊  县名。属 浙江省,位于 苕溪 下游,滨临 太湖。

“吴”字共有1个读音: [wú]  

吴

汉字
读音[wú]
注音ㄨˊ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吞 吳 呉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434
其它编码五笔:kgdu 仓颉:rmk 郑码:jagd 四角:60804
笔顺编码2511134
笔顺笔画丨フ一一一ノ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捺

“吴”字的意思

1.周朝国名(?—前473)。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2—280)。孙权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建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也称孙吴或东吴。为晋所灭。2.十国之一(902—937)。杨行密建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为南唐所灭。

“吴”字的基本解释

(吳)

wú ㄨ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姓。

英语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德语 Wu (Eig, Fam)​,Provinz in Jiangsu

“兴”字共有2个读音: [xīng]   [xìng]  

兴

汉字
读音[xīng][xìng]
注音ㄒㄧㄥ|ㄒㄧㄥˋ
部首[八]  八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興 嬹 㒷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174
其它编码五笔:iwu|igwu 仓颉:fmc 郑码:vdao 四角:90801
笔顺编码443134
笔顺笔画丶丶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撇 横 撇 点

“兴”字的意思

[xīng]

1.兴盛;流行:复兴。新兴。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

2.使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开始;发动;创立:兴办。兴工。兴利除弊。百废俱兴。

4.起;起来:晨兴(早晨起来)。夙兴夜寐。

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兴胡说。

6.或许:明天他也兴来,也兴不来。

7.姓。

[xìng]

兴致;兴趣:豪兴。助兴。败兴。雅兴。游兴。

“兴”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興)

xīng ㄒㄧㄥˉ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兴”)。百废待兴。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准许:不兴胡闹。 或许:兴许。 姓。

其它字义

(興)

xìng ㄒㄧㄥˋ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英语 thrive, prosper, flourish

德语 blühen, aufblühen (V)​,Freude ,Interesse (S)​,interessieren, Anteil (S)​,Schnörkel (S)​,Xing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