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受钺的意思

shòuyuè

受钺


拼音shòu yuè
注音ㄕㄡˋ ㄩㄝˋ

繁体受鉞

词语解释

受钺[ shòu yuè ]

⒈  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鉞领西门。”
李上交 《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引《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夫受鉞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

“钺”字共有1个读音: [yuè]  

钺

汉字
读音[yuè]
注音ㄩㄝˋ
部首[钅]  金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5
异体字 鉞 戉 鈅 䤦 ???? 龯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4BA
其它编码五笔:qant|qann 仓颉:opiv 郑码:phz 四角:83750
笔顺编码3111515534
笔顺笔画ノ一一一フ一フ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 竖提 斜钩 撇 点

“钺”字的意思

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钺”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鉞)

yuè ㄩㄝˋ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古星名。

英语 broad-axe, a battle axe, halberd

德语 Streitaxt im alten China, Kampfaxt, Hellebarde (S, Mil)​,Streitaxt im alten China, Kampfaxt, Hellebarde [ auch 戉 ] (S, Mil)​,Schreckschraube [ auch 戉 ]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