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柹蒂”。柿子与茎、叶相连的部分。可入药。
⒉ 绫的一种。
⒈ 柿子与茎、叶相连的部分。可入药。
引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有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蔕,食者必捻其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柿》:“古方单用柹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
⒉ 绫的一种。一本作“柿蒂”。
引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
“柿”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汉字 | 柿 |
---|---|
读音 | [shì] |
注音 | ㄕ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拔 枾 柹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FF |
其它编码 | 五笔:symh 仓颉:dylb 郑码:fsli 四角:40927 |
笔顺编码 | 123441252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丶一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点 横 竖 横折钩 竖 |
柿树,落叶乔木,品种很多,叶子椭圆形或倒卵形,花黄白色。结浆果,扁圆形或圆锥形,橙黄色或红色,可以吃。
基本字义
柿
shì ㄕˋ
◎ 落叶乔木,果实为扁圆形或圆椎形浆果,黄或橙红色,可食:柿子。柿饼。柿霜。
英语 persimmon
德语 Kaki, Honigapfel, Persimone, Sharonfrucht (S, Ess)